目前市场中的白光LED背光显示器数量众多,初步统计不下百款,如何才能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对消费者的选购提供有效的指导?相比1000元左右的产品,1500元左右的产品尺寸更适中(覆盖21.5英寸、23英寸以及23.6英寸),都具备全高清分辨率,同时这些产品在设计上往往很出彩,功能也更丰富。对于预算在这一价位的消费者而言,这无疑增加了他们在选购时的难度。因此综合以上因素,我们终将本次横评中产品的价格圈定在了1500元级,并收集到12家品牌总共12款白光LED背光显示器,涵盖市场中绝大多数品牌。
我们的测试由客观性能测试,主观性能测试以及应用体验测试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客观性能测试部分,我们将通过柯尼卡美能达CS-200分光色度仪以及功耗仪对显示器进行测试。
为了保证测试数据的准确性,所有参测LCD都将按以下步骤进行调试。一、在测试前所有样机都将先开机运行30分钟。二、将样机恢复到出厂状态,然后将亮度和对比度调节至大,并调节对比度直到能尽可能多地显示灰阶。
测试项目 | 亮度 对比度 亮度不均匀性 NTSC色域范围 功耗 |
测试工具 | 柯尼卡美能达CS-200分光色度仪 功耗仪(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ColorFacts Test Patterns ColorFacts Professional |
测试环境 | 密闭光线的影音实验室 |
三、由于不同LCD内置的色温设定值不同,因此我们统一采用自定义色温,通过仪器将80%灰阶时的色温校准到6500K。为了保证显示器的显示效果,样机统一使用DVI接口连接至电脑,部分参测样机只有HDMI和D-Sub接口而无DVI接口,此时用HDMI接口连接。
产品的主观性能测试以及应用体验测试我们会以单个样机为单位进行介绍。做工部分主要考察外壳、底座、支架的材质工艺以及底座是否内置有金属配重;功能部分主要体现产品是否在显示器基本功能外,内置有更丰富的功能以及菜单中的特色调节功能。
主观性能测试 | 应用体验测试 |
灰阶 | 外观 |
漏光控制 | 做工 |
高清图片回放效果 | 功能 |
易用性 | |
接口 |
易用性主要考察产品OSD按键以及菜单的操作性是否出色。同时,由于白光LED的特质,目前许多产品都强调其机身设计的轻薄,所以我们也会测量每款产品机身薄、厚处的尺寸以及称量它们的重量,这两项不进行评分,数据仅供大家参考。
强烈建议下次评测的参考售价取国内三大网城的参考价或均价,媒体价已经意义不大了。 Aoc e2343F 于前日1049元入手,之前未看过任何评测,仅因iF23有价无货,且对Aoc比较有好感,等货中。 能考虑到接线和菜单键的便利性,是评测的一大进步,但背部接口可考虑上局部照片,刊登全接口接线且捆好的相片应该有说服力,通过合理排版应该不会占用太多版面。 色温漂移图建议做成宫格形式,节约版面还便于对比。 12款中的4款配有HDMI,看来显示器领域全面普及仍待时日。 对比度,亮度响应时间越发同质化,同类面板差异已经不大。目前更看重的多为色域和漏光,望日后多在此方面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