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方便大家更直观地了解所有参测样机的水平,我们在后对它们的表现通过分数来量化,供大家参考。客观测试部分的评分标准根据成绩排序,从高到低,每一档的差距为0.5分。主观性能测试部分根据产品的实际表现,如是否能显示所有灰阶进行评分。需要说明的是,附加分部分是根据产品的尺寸及价格进行给分。
通过集中接触这么多款白光LED背光显示器,我们其实不难从它们身上发现一些显示器产品的变化趋势。可以说在当下显示器正经历从CCFL到白光LED背光源转换的过渡时期,这些变化的苗头很可能就在将来成为主流。
电源适配器外置是白光LED背光显示器上有别于传统CCFL背光显示器的一个明显转变,本次横测中12款样机中有8款都采用了这样的设计。由于白光LED单元体积小,同时与之配套的导光板可以做得很薄,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它的这一优势,厂商在设计时更多地选择了外置电源适配器。这样不但让显示器的整体造型变得更纤细,还因为发热大户的外迁,使得产品上散热孔数量大幅减少,因此我们才看到拥有整体性很强的“美背”机型越来越多。同时,电源适配器外置还影响到显示器接口的朝向。由于机身变薄且背部整体性变得更好,因此传统接口向下的设计理念已经不适用于这类显示器,于是它们都采用了接口向外的设计,用户在拔插线缆时更加方便了。
本次横测中有一半的产品都采用了触控式按键,它已经渐渐开始威胁到实体按键在显示器产品上的主流地位。其实随着厂商在同质化的市场中越来越谋求产品在设计上的差异化,触控式按键的兴起可以说是理所当然的。更好的隐藏方式,更炫的视觉效果,都能很好地契合白光LED背光显示器在整体设计上的发展趋势。白光LED背光替代CCFL背光可以说是板上钉钉,那么与它结合度更高的触控式按键,是不是也会变成今后显示器上的主流配置?让我们拭目以待。
相比对我们来说意义不大的关机功耗,显示器的能源效率更值得我们关注。看看本次测试中所有样机的成绩,国家一级能效等级所规定的1.05cd/W的能源效率在它们眼中不过是一道轻松就能逾越的坎。而且有了如此高的能源效率的保证,我们也不用担心产品在省电的同时牺牲了画面的亮度,从测试结果来看,大多数产品的实际亮度都在200cd/m2到250cd/m2范围内,应付各种应用环境问题不大。
排除功耗上的明显优势,白光LED背光显示器在性能方面的表现还是与CCFL背光显示器相差不大。它整体表现更好的地方主要有对漏光的控制,在白光LED背光显示器上基本不会出现较为明显的漏光情况了,上下边框等容易漏光的地方也仅仅是有些不均匀现象出现,这一方面的表现要好过CCFL背光显示器。同时,白光LED背光显示器的对比度在整体水平上也略高于CCFL背光显示器。当然,它也有逊色于CCFL背光显示器的地方,那就是色域范围。不过在测试中我们也提到过,它们之间的差距在实际应用中是察觉不到的。如果明年具有85%NTSC色域范围的白光LED背光显示器能够出现,而且消费者接受度高的话。说不定会吸引厂商在这一点上发力、炒作并将白光LED背光显示器的色域范围整体拉高,这都是有可能的,关键还是看付出的成本多少。
强烈建议下次评测的参考售价取国内三大网城的参考价或均价,媒体价已经意义不大了。 Aoc e2343F 于前日1049元入手,之前未看过任何评测,仅因iF23有价无货,且对Aoc比较有好感,等货中。 能考虑到接线和菜单键的便利性,是评测的一大进步,但背部接口可考虑上局部照片,刊登全接口接线且捆好的相片应该有说服力,通过合理排版应该不会占用太多版面。 色温漂移图建议做成宫格形式,节约版面还便于对比。 12款中的4款配有HDMI,看来显示器领域全面普及仍待时日。 对比度,亮度响应时间越发同质化,同类面板差异已经不大。目前更看重的多为色域和漏光,望日后多在此方面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