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这是20世纪的后一年。这一年,国际知名硬件厂商明显加大了进军中国市场的步伐,新硬件从发布到进入国内用户电脑中的周期大大缩短,DIY迎来了一个黄金岁月。令人回味无穷的是,谁也没有想到,当这一年结束之时,之前群雄混战的处理器和显卡市场的格局将彻底改变。
1999年元月,英特尔推出了Socket 370架构Celeron处理器,除集成128KB片内二级缓存外,新工艺的采用使得制造成本明显降低。尽管一个月之后英特尔又推出了Slot 1架构Pentium Ⅲ(Katmai),而且为Slot 1申请了专利,但由于AMD毅然放弃跟随英特尔脚步的产品策略,于年中推出了价格便宜量又足的Slot A架构Athlon处理器,这直接逼迫英特尔对产品降价,并改变了“高中端Slot 1、低端Socket 370”的路线——英特尔于年底宣布将全面转换至Socket 370架构,推出了基于0.18微米工艺、支持133MHz外频的Pentium Ⅲ(Coppermine)。至此,英特尔和AMD两强争霸的格局开始形成,双方交替领跑,从价格竞争转为性能竞争。面对1999年快速的处理器格局变化,《微型计算机》进行了及时和准确的报道,《英特尔也吃回头草!——Socket 370抢先报道》、《Socket 370主板大比拼》、《AMD Athlon初体验》和《Socket 370 Pentium Ⅲ——Coppermine现身》贯穿全年,为电脑爱好者的决策起到了有力的参考作用。
显卡市场在1999年初仍然延续了1998年“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Voodoo3、Savage 4、RAGE 128和G400等掀起了新一代AGP显卡的3D狂潮。但是,NVIDIA在1999年3月发布了TNT2、TNT2 Ultra和低端版本的TNT2 Vanta。5月下旬,TNT2家族板卡成品陆续出现在市场上,从《微型计算机》1999年第6期的评测报告《再掀3D狂潮——3D图形加速卡评测报告》一文中已可以看出,TNT2在3D性能方面已取得了决定性的领先优势。到了1999年的9月份,NVIDIA在ECTS(欧洲计算机商贸展示会)上正式发布了GeForce 256。图形芯片被提升到了GPU时代,使得整个系统的图形处理性能大幅度提升,GeForce 256让NVIDIA确立了图形领域的领导地位。而3dfx虽然在11月的Comdex大展上展示了Voodoo4和Voodoo5,但因为并行T-buffer技术不稳定和显存吃紧的问题,发售日期一再延迟,直到来年6月份才上市。对了,还是应该提一下8月份S3发布的Savage2000,它的性能略低于GeForce 256,但却选错了出生的时间,因为当时每一个人都在谈论GPU、T&L和3dfx的未来,加上糟糕的驱动,Savage2000很快就被人们遗忘了。
相比处理器和显卡市场的风生水起,其它硬件的发展虽然不够“疯狂”,但也堪称精彩纷呈。DVD-ROM随着价格下跌逐渐被电脑爱好者所接受,在电脑上看DVD影片成为电脑的又一新功能,这又使得电脑多媒体音箱开始进入2.1、4.1和5.1时代,代表产品是创新PC-DVD家庭影院套装和DeskTop Theater 5.1;56K MODEM开始取代主流的33.6K MODEM,支持V.90的56K MODEM比比皆是,比如网上之星、全向、GVC、Hayes、Diamond等,1999年第4期《微型计算机》特意为网民准备了56K MODEM专题,大篇幅的报道,细致的内容和特别的版式深受读者好评,不定期的专题策划也从此成为《微型计算机》的拳头产品;我们不会忘记i810整合芯片组,这是英特尔首次专门为低价电脑量身定做的产品,在1999年成为追求高性价比用户的首选配置;我们也不会忘记Ultra DMA/66硬盘从1999年开始成为市场主流,昆腾、迈拓、西部数据、希捷和IBM是那个时期的硬盘厂商排头兵;我们更不会忘记1999年开始崭露头角的MP3播放器,Diamond Rio PMP300的出现,使“网站公布MP3格式音乐-消费者下载到本地PC机-从PC机传送到MP3播放器”这样一条新渠道得以形成,即使唱片出版商联合起来对Rio进行围攻也无法阻止Rio的成功。没错,Rio标志着一个数字音乐时代的开始,虽然内置32MB版本Rio的卖价高达2300元。同样的,一贯嗅觉敏锐的《微型计算机》在1999年2月就对Diamond Rio PMP300进行了详细报道,这也是国内目前能够找到的早的MP3播放器测试试用报道。
1999年的7月,《微型计算机》推出了“技嘉杯”大型有奖读者调查活动,这也是《微型计算机》第二次举办针对硬件终端用户的电脑品牌调查活动。也是在7月,《微型计算机》发行量突破25万/期。在这一年,《微型计算机》推出了两本特刊,一本是在11月限量发售的《微型计算机》2000年试刊号暨半月刊珍藏版,这本特刊展示了《微型计算机》半月刊的两大优点——一是新产品的报道更加快捷,比如GeForce 256的独家评测,二是能够快速地把未来市场趋势反映给读者,比如世纪之星黄金版电源的报道,让电脑爱好者开始重视之前漠不关心的电源产品。另一本特刊是年底的后一期千禧年纪念刊(1999年第12期),“跨世纪特别企划”专题对当年的产品和市场进行了精彩点评和总结,并首次评选出《微型计算机》“编辑选择奖”,为当年用户购买电脑提供了有力参考,也成为《微型计算机》之后每年后一期专题的范本。
时间的脚步不会因为千禧虫而停止,我们进入了2000年!
TNT2拥有当时人们对一款图形芯片的所有期望:32bit色、Z-buffer的支持、不错的图像质量、完善的驱动程序和强大的游戏性能,尽管在当时的游戏中很难用到TNT2的某些技术。
辉煌一时的贺氏MODEM于1999年1月破产,于是GVC MODEM成为了电脑爱好者的又一个首选。看着这款产品,你是否还记得那一声表示连接成功的长音?
GeForce 256率先提出了GPU(图形处理单元)概念,将显卡在电脑系统中的作用上升到了和CPU一样的高度。从销售业绩上来说,GeForce 256根本无法与TNT2系列同日而语,但它的出现标志着3Dfx统治的终结。
支持133MHz外频的Pentium Ⅲ(Coppermine),由于制造工艺的提高以及先进的缓存转换架构,在数据传输的带宽、系统响应周期等方面都比Katmai要快得多,因而整体性能比同频的Katmai有明显的提高。
GeForce 256率先提出了GPU(图形处理单元)概念,将显卡在电脑系统中的作用上升到了和CPU一样的高度。从销售业绩上来说,GeForce 256根本无法与TNT2系列同日而语,但它的出现标志着3Dfx统治的终结。
《微型计算机》也不会放过摄像头这样的“边缘”产品,在1999年第11期不仅对摄像头进行了横向评测,还创造性的推出了《电脑防盗系统DIY》一文,用USB摄像头和电脑构建家庭防盗系统,既简单又省钱。
1998年第2期,《微型计算机》刊登了《LCD——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文,在CRT显示器占当时绝对市场份额的情况下前瞻性的对LCD进行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