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在2011年1月1日起实施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有可能在本质上改善国内电子垃圾回收处理的硬件水平,到时所有电子产品生产者必须为电子垃圾的回收处理缴纳费用,这些资金会用来建设更多技术先进的电子垃圾回收处理工厂并维持它们的运作。任何一样没用的东西,特别是极易过时的电脑产品,总会迎来被丢弃的那天,我们没法指望每个人都能无私地将它们送到回收点,而不是卖给路边小贩,终汇集到贵屿之类的地方进行焚烧,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那笔记本电脑乃至所有电子垃圾的回收问题真的无解了吗?我们不妨做以下三点假设:
1.如果电脑设备全面采用无毒材料,即使那些原始的不受管理的“回收”方式,也不会对环境造成过于严重的破坏。焚烧它们将不会产生有毒气体,酸洗后也不会有有毒物质渗入土壤和水源。唯一的问题是那些原始工艺产生的废酸会使土壤和水酸化,但是至少没有二恶英和重金属的污染严重。可喜的是,我们距离这一假设已经不远了。
2.如果通过一系列法令,让国内正规回收工厂获得了充分的资金扶持,再加上出售再生资源获得的利润,它们将有能力在价格上与路边的回收小贩竞争,终取得绝大多数的电子垃圾。这时,不论你将废弃电脑卖给谁,它终都会流向这些正规的回收工厂。理论上这是可行的,也是很多国家奉行的模式,在一定补贴的基础上将电子垃圾回收市场化。当然,成效如何还有赖于法令的执行情况。
3.如果能效仿某些国家的做法,在电子产品出厂之前就预先征收环保税费,当消费者在产品过期或废弃之后直接送到指定的环保处理点,并退还该环保税费,这样是不是能更合理一点呢?
那么,这三种假设到底哪个会先成真?或者还有更好更快的解决方案?让我们拭目以待。但请要忘记,在我们等待的同时,也应做一些对环保力所能及的事,优先购买那些更加环保的笔记本电脑,控制不必要的能耗,尽可能延长它的生命周期。说不定等你下台笔记本电脑退役时,我们就有了能让各方满意的回收方案了。
如果我家庭的收入可以让我觉得电脑像平时穿的衣服一样便宜,那我会无偿送给回收部门。老旧个人电脑也是一种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而且起初花上千上万买来的东西,如今还能用却要“免费送人”。抛开环保成分,我估计全世界都没多少人愿意这么做。仔细想想这些东西又不是像某些东西一样,永久了就会爆炸什么的要人命。回收后可以用于其他部分,这个过程是可以产生价值的,而这些价值本应该回到原用户身上——就像用户把PC卖到二手市场一样。有些东西花了社会劳动时间去创造了,我想那些企业回收后也不一样真的按照“环保的方式销毁”。我的观点还是,凭借国情,让其在市场流通比较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