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三家公司针对个人用户的所谓免费回收服务,除了不收取客户回收费用外,也不会对客户进行补偿,即使提交的产品还可正常使用并拥有一定的市场价值。这直接导致国内客户反映冷淡。对此戴尔和惠普也想了不少办法,比如戴尔曾在上海推出过1元1公斤的“有偿回收”活动,惠普也曾举办过一些有奖回收活动,试图通过赠送代金券、小礼品的方式激发参与者的热情。可惜回收冷淡的情况并没有任何好转。对此我们采访了几位读者,从他们的观点中也许能略窥一二:
戴尔2008年搞的那次1元1公斤的活动我也看到了。当时正好路过,虽然人不少,但实际把旧电脑叫给戴尔的人少之又少,看起来更像一次宣传教育活动。你想想也知道,一台笔记本电脑也就2公斤,交给戴尔才值2元钱,比白菜还便宜。当垃圾卖到电脑城少说也有几百吧。
我家里有3台笔记本电脑,一台奔腾4的ThinkPad,放了好多年,一台945GM平台酷睿双核的,比较慢,近新买了台Core i5-540M的,用着很舒服。就我一个人用电脑,另外两台旧的就先放家里,ThinkPad准备收藏,酷睿双核的如果缺钱时可能贱卖掉,总之先放着,放家里总不会污染环境吧?
我有台很旧的惠普迅驰平台笔记本电脑,坏了好多年了。我第一次听说惠普有回收服务,我会考虑一下的,老放在家里也碍事,我也希望自己能更环保一点。
不论戴尔、惠普或是联想,均通过和国内具备正规资格的回收企业进行合作以完成垃圾的终无害化处理。为了解具体的处理细节,我们尝试联系了国内较为知名的8家大型回收企业,但采访请求均遭到谢绝。
从采访中,我们发现了一个简单而现实的问题:不管怎么说,就国内的具体情况而言,正规厂商目前推荐的无补偿回收服务远远比不上二手贩子甚至破烂回收摊点的有补偿回收有吸引力,这也在客观事实上造成了绝大部分消费者选择将废旧电脑送往二手市场或废物回收站而不是送到厂商的指定回收点。坦白地讲,对多数国内消费者而言,除非一台电脑成了不能用的垃圾,谁又舍得把几千甚至上万元买来的笔记本电脑送去“免费回收”呢?这种想法造成的结果就是,即使国内仅有三家电脑供应商提供回收服务,也还是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
如果我家庭的收入可以让我觉得电脑像平时穿的衣服一样便宜,那我会无偿送给回收部门。老旧个人电脑也是一种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而且起初花上千上万买来的东西,如今还能用却要“免费送人”。抛开环保成分,我估计全世界都没多少人愿意这么做。仔细想想这些东西又不是像某些东西一样,永久了就会爆炸什么的要人命。回收后可以用于其他部分,这个过程是可以产生价值的,而这些价值本应该回到原用户身上——就像用户把PC卖到二手市场一样。有些东西花了社会劳动时间去创造了,我想那些企业回收后也不一样真的按照“环保的方式销毁”。我的观点还是,凭借国情,让其在市场流通比较合理。